首页» 新闻网» 媒体北理» 北理声音

“让人民群众走进政协、了解政协”

原文标题:“让人民群众走进政协、了解政协”

原文链接:http://dzb.rmzxb.com/

  11月16日,8点半刚过,一群人出现在全国政协礼堂南广场。

  他们时而聚在一起相互聊天,时而三三两两找着角度与身后的建筑合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帮我拍张照片吧,一定要把后面的会徽照进去。”“茄子——”,书写着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的红色条幅后面,50余位师生“定格”在全国政协礼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徽之下。

  这一天,全国政协机关举办第一次公众开放日活动,如约而来的除了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的师生代表,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关系学院师生,金融街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居民代表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北京校友会退休干部等普通公众代表近200人。他们怀揣着对人民政协的好奇与期待,沿着礼堂南门的台阶拾级而上,从协商建国到新时代人民政协新使命,开启了这趟穿越时空的“协商之旅”。

  ■从院外走进院内,从书本上走到书本下

  记者在人群里一眼看到吕玉珍,因为她左胳膊上带着红色“袖标”,大家知道,那是北京街道上帮助维护治安的居民“志愿者”标志。

  吕玉珍笑着说自己就是“西城大妈”,并且她们帮助维护秩序的片区正是全国政协机关所在地———金融街街道。吕玉珍指着身边的几个姐妹说,过去每回全国政协机关有重要活动,尤其一年一度全国两会期间,志愿者就在街边的玉兰花树下“值守”。“今天没想到我们也能从院外走进院内,体验一下委员们开会的场景,有机会了解政协到底是什么、干什么。”

  几位大妈你一言我一语,道不尽的是激动。与“西城大妈”相比,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的大二学生张一清和汪曼琳稍显羞涩。

  “我们对政协的概念,还停留在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课的书本上。”张一清回忆道,要说对政协了解多少,仔细一想其实非常有限的。“所以这次公众开放日活动,就像一堂生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我们很多同学报名,就是来学习的。”汪曼琳补充说。

  “同学们都跟上队伍,参观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及时提出来。”边张罗着身边的学生走进政协礼堂,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老师张圣洋边不时叮嘱。

  张圣洋对政协并不陌生,他的母亲就是九三学社社员,“从小就听母亲谈论多党合作与政协协商,也常在电视上看到政协委员们参政议政的场景,还是想自己来现场感受一下,一定会比听到和看到的更真实。”

  “还因为我是一名老师”,张圣洋补充道,有了这样的沉浸式学习,我想以后再向学生们讲起人民政协制度,将更有底气,更加生动具体。政协不是生硬的理论,也有人物、有故事、有温度。”张圣洋看着身边的学生们说,这些学生,未来他们可能都担负着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责任和使命,理应自己先了解政协,然后才能讲好政协故事。

  “一个多月前的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全国政协礼堂出席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在活动简短的启动仪式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潘立刚向大家介绍,全国政协机关公众开放日活动,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增进人民群众对人民政协的了解,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的具体行动和举措。

  为了通过开放日活动中有限的“切口”,去生动、全面、深入地展示人民政协发展历程和工作特点,全国政协机关进行了周密的考量和安排,精心策划了此次开放日的活动内容与路线——

  两百余位普通公众首先在小礼堂观看《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巡礼》宣传片,之后分成5个小组,先后参观常委会议厅、全国政协礼堂的“中共八大会址”图片展、双周协商座谈会会场、新年茶话会会场、大礼堂以及中国政协文史馆“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览。通过一场与人民政协的“亲密接触”,去触摸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印记,现场感受人民政协的辉煌历程。

  ■从身边的政协走进心中的政协

  全国政协礼堂“中共八大会址”图片展前,84岁高龄的张亚波老人,久久伫立。

  “我50多年前就住在这附近,现在的礼堂基本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只是周围的变化太大了,平房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张亚波老人眯着眼睛凑近了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图片,那是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八大代表们步入会场的情景。

  当时由于人民大会堂尚未建造,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比如照片上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我们耳熟能详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是毛泽东在这次会议的开幕词中首次提到的。

  转眼,63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老百姓也在这样的变化中过上了幸福生活,这里头都离不开政协的作用和影响。”老人的言语简单、淳朴,“尽管我年纪大了,听力不太好。人们都说‘活到老学到老’,有这个机会我还是要好好了解一下,我们的政协制度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全国政协每两周举办一次的双周协商座谈会现场。”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一个座位呈环形排列的会议室出现在眼前,“党的十八大以来,双周协商座谈会作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大制度创新,引起越来越大的社会关注。”

  哈军工校友会秘书长范金鹏一边认真听着讲解器里的声音,一边用手机给自己来了一张“自拍”,“委员们开会时是围坐在一起,就像我们老百姓平时拉家常一样,可以想象在这样轻松的氛围里,大家肯定都是有什么就能说什么,畅所欲言嘛!”范金鹏担任过长沙市芙蓉区政协常委,尽管只有一届,他也总把自己当成政协人。“我这次是不是也可以称之为回娘家?”

  沿着路线继续走,讲解员通过耳麦介绍着全国政协召开的部分重要会议的议题。这些聚焦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话题,经过政协各参加单位与有关方面的协商议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问题的解决或正在解决。

  街道居民代表宋玉环拉住讲解员确认道,“您刚刚说汪洋主席主持的双周协商座谈会,还讨论了退役军人就业问题和孩子们的午餐问题?”得到肯定回应后,宋玉环颇为感慨,政协关注的都是国家大事,没想到孩子们吃饭这样的平常事,政协也记挂在心。宋玉环笑着说,原来住得离政协不远但总觉得“够不着”,了解了人民政协为民生做的实事,为老百姓解决的难题,这回是打心眼里感受到,政协就在我们身边。

  在参观线路中,被公众们“打卡”留念最多的,还有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厅和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

  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厅,是全国政协举办常委会会议以及其他会议活动的重要场所,高高的穹顶下,包括主席台在内的551个座位,每个坐席上都设有赞成、弃权、反对三个表决键。同时常委会议厅还配备了即席发言扩音系统以及同声传译设备,参会人员可充分发表个人意见,体现人民民主。置身其中,很多群众第一感觉就是,“肃然起敬。”“好像无形中有一种神圣庄严的力量。”

  再看礼堂三楼大厅,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天,全国政协就在这座礼堂的大厅里,举行了第一次新年茶话会。自此以后,在政协礼堂举办新年茶话会成为惯例,延续至今。

  如今,每年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加,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全国政协以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能在这么大的人口总量中通过协商民主达成广泛共识。”来自航空航天系统的退休干部刘登瑞站在礼堂三楼大厅中央,一番感触说得颇为“专业”。

  不等记者追问,曾担任中国航天档案馆馆长的刘登瑞告诉我们,因为中国的每一代航天人中都有全国政协委员,航天人永远不会忘记委员们以及人民政协在推动航天事业中付出的艰辛努力。“你们知道吗?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就是通过政协多年呼吁的成果。”刘登瑞身边的群众越聚越多,大家都想听听这段身边的“政协故事”……

  尽管大家意犹未尽,好在第一次公众开放日绝不是最后一次。据悉,未来全国政协机关将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让更多的普通公众有机会走进人民政协、了解人民政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