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北理工雪雕队:许你一段“冰雪奇缘”
发布日期:2016-02-20 供稿:中国科学报 温才妃 实习生 王艺霏 编辑:新闻中心 辛嘉洋 阅读次数:
在电影《冰雪奇缘》中,被迫逃亡深山的艾莎公主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冰雪宫殿。而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的学生们,也动脑又动手,用冰雪玩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在电影《冰雪奇缘》中,被迫逃亡深山的艾莎公主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冰雪宫殿。她对于冰雪的应用挥洒自如,让童话故事外的观众称奇。
而在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也有一群小伙伴,他们对于冰雪雕刻艺术的把握,也颇有心得。不久前,在第八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上,他们从美国、德国、比利时、日本、泰国、中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64所高校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大赛特等奖和艺术家大奖。
在这个最冷的冬季,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吧!
“来北京前,我连雪人都堆不好”
1月的哈尔滨,白天气温零下20摄氏度。远远望去,一片冰雪琉璃世界中,蠕动的小点越来越多。
走近了,有人在和57号作品合影。“快看啊!这里藏着一只小猴,那里有个小兔子。”孩子兴奋地嚷道。
兴奋的不止是孩子,不少观众也围着雪块“寻宝”。
这是一个名为《生》的雪雕作品。虬曲苍劲的大树托起象征着人类文明的长城、泰姬陵,树林里小鹿“当家”,还有小猴子、小兔子出没。阳光透过冰雪“丛林”,循环往复。自然与文化,一动一静,给人以生生不息之感。
它的设计者是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张田妹,这位来自黑龙江妹子的设计稿在全院近100幅作品中夺魁,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参赛让她激动不已。
在比赛现场,3米×3米×3 .5米的大雪块,被这群欢乐的小伙伴玩“坏”了。原来,指导老师欧阳哲的爱人名字中有个“鹿”字,队员朱特的女友的头像是兔子,明年是猴年……于是,寒气深深的冰雪“丛林”里,突然有了一阵“秀恩爱”的暖意。
看似冰雪中的欢乐,可谁又知道,在参赛前,张田妹的一句话“来到北京前,我连雪人都堆不好”,曾经让所有人都陷入思考。
受到北京天气限制,平时他们用泥雕塑练习,可是泥雕和雪雕毕竟不同,“承重就是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在做上层的长城、泰姬陵时,上面要站人、走路,而下面却被不同程度地凿空,万一雪块塌了就功亏一篑”。队员齐权说。
欧阳哲找遍北京所有的雪场,仍然无法获得和比赛一样的材料。索性,他们报名了去年12月底的太阳岛雪雕大赛,在赛场上真刀实枪地练习。
“有个队的雪雕塌了,我们要不要继续掏下去?”在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现场,队员刘伟松问。
“掏!”有了赛场经验后,他们“艺高人胆大”,还独具匠心地将原本打算镂空的鹿角,改造成为与树枝连成一体,不仅美观,还起到支撑上部结构的作用。
“雪气方刚”的青年
领队北理工设计与艺术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孙飞永远记得一个情景,“同学们戴了两层手套,手依然被冻得没知觉,手套一次次湿透又一次次被风吹干,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雪水”。
为了完成作品,北理工的队员们也是拼了。
队长苏东楠来之前几天扭伤了脚,“为了不扰乱军心”,他悄悄地把病情隐瞒了下来。可到了赛场上,一瘸一拐地走路,很快就“露馅”了。
铲雪是体力活儿,这活儿得靠男生,苏东楠贴上膏药带头上。女生们力气小,就主动做起了后勤,一趟一趟地为男生打热水。除此之外,她们还有一个“秘密任务”,那就是想办法劝队长多休息一会儿。
由于赛程紧张,队员们的个人形象是没法顾上了。没时间洗头发,队员匡斌就戴帽子,加之他的肤色有些黑,结果竟被人误以为是旁边的强队——泰国队队员,硬是被拉去拍合影。
第一天的工作是“出大型”,第二天做基础造型,第三天精益求精……大家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刘伟松饭后站在3米高的雪块上,“吃饱了有点儿恐高,感觉像是要掉下去”;齐权刚为苏东楠打来泡脚的热水,却看见他累得睡着了。
不过,当看见投艺术家大奖的人在北理工作品前排成了长队,最后在“同行评议”中捧得大赛票数最高的艺术家大奖;当高中同学拍了一个“最好看”的作品发给张田妹,打开却发现是自己的作品时,所有的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
有意思的是,出征前,领队孙飞见朱特的名字里有个“特”字,便开玩笑说,“这回我们‘保一争特’吧!”而在150小时后果真一语成谶了。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胜利”
实际上,在“保一争特”之前,北理工历届参赛队伍还经过多年的“保二争一”“保三争二”。“可以说,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胜利。”欧阳哲说。
那么,也就注定在6年参赛经历中,有一些人成为这个赛场上“不能忘记的人”。
他们是谁呢?
孙飞告诉记者,刚来设计学院时组织比赛充满了坎坷,“几乎是用‘抓壮丁’的方式凑齐了队员”。欧阳哲就是其中的一员,硕士毕业后留校,成为三届雪雕队伍的指导老师。
为了能请一位指导2012年雪雕比赛的老师也着实让孙飞费心,东北天寒加之年底事忙,没有人愿意担任指导老师。“最后,我在电梯开门的一瞬间,发现了‘救命稻草’——来自齐齐哈尔的老教师宗明明。”年近六十的她不顾身体抱恙,接下了北理工雪雕队的指导任务。
还有一名叫周谷川的老队员,他为团队打造了一套专属的雪雕工具。原来,早年间参赛,队伍使用的都是大赛提供的铁锹、铲子,不仅样子笨拙,做小型雕刻几乎是没可能。周谷川通过上网查询、托人实地考察,终于在哈尔滨的一个农村,为雪雕队订制到了功能齐全的工具。这套工具从2014年被一直沿用下来。
不仅仅是工具改进了,作品水准也在逐年“水涨船高”。一本名为《雪燃青春》的小册子展示了学生们历年的参赛作品。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就是他们2014年作品“草木知春”的灵感来源。去年的作品“雾醒时分”,则有感于北京的雾霾天而创作。
在孙飞看来,“大学生参加的雪雕大赛,应该与社会上的雪雕大赛有所区别。不只是简单地雕刻一个兵马俑、喜羊羊,还要通过作品升华内涵、表达意境,更要体现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稳重而有内涵,也正是这所以理工著称的高校的学子性格。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6-01-28 第8版 校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