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瞭望】高校本科教育短板待补
发布日期:2018-12-22 供稿:瞭望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
原文标题:高校本科教育短板待补
原文链接:http://www.bj.xinhuanet.com/tt/2018-12/22/c_1123889653.htm
近期,记者在部分高校调研发现,部分本科大学生在校期间放松自我约束,一味追求轻松,甚至沉迷网络“混日子”。此类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折射出本科教育改革发展仍存诸多短板。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本科教育亟需提升,补齐短板。
“我都觉得自己太闲了”
“大部分本科生平时都很放松,出去玩、看剧、打游戏、泡吧,只有到考试、交论文时才紧张几天,我都觉得自己太闲了。”北京一所重点高校政治与法律学专业学生小薇说。
据了解,某大学曾以“大学最后悔的事”为题在网上展开调查,结果近四成的人选择了“虚度大学光阴”。通宵游戏、逃课挂科、睡懒觉、追剧、谈恋爱……在课程相对宽松的大学校园里,这样“混日子”的大学生为数不少。
在今年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的”,要对大学生合理“增负”,引导其将更多时间花在读书上。
“现在有一些大学生是‘平时轻松、上课应付、考试突击’。”北京高校一位本科生辅导员无奈地说,他们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平时“松弛”,经常旷课,课堂上也是打游戏或玩手机,临近考试才划划重点、熬夜突击背书,最后也能考过,考完也就忘记了,“这是普遍现象,文科专业学生尤其这样”。
现在打游戏好像成了大学生的一种社交方式,“如果不打,好像跟其他同学都没话可聊。”一位辅导员介绍说,“我在课堂上,‘抓’到过最后一整排学生都在联机打游戏,他们过分沉迷于网游,自我约束能力差,严重影响学习。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
吉林省一位重点高校的辅导员介绍,现在大学里的各种社团活动很多,这本不是坏事,但一些学生却牺牲学习时间,经常逃课去参加活动,原来是课余的社团活动发展到影响正常学业,就成了问题。
此外,不同家庭背景以及日益多元的选择也让一些学生觉得,“成绩不是获得成就感的唯一来源”,一些学生,在校期间会投入很多精力在创业、社会活动及兼职上……
多因素致本科生“放养”
大学本科生“放任”自己的背后,不仅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学校管理有关,还与人才培养理念、高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师评价体系等深层次原因相关。
首先是中学到大学之间的教育理念及方式存在“断层”,使得学生心理、认识上有落差,进而放松了自我要求。
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教师张雷分析说,部分“混日子”的学生来自高考升学压力较大的省份,高中三年拼得很累,进入大学后就希望能通过“放松”来补偿此前学习的辛苦。还有的进入大学后仍以中学的应试思维去应对大学课程,把学习等同于应付考试。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孙熙、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俊芳等认为,中学阶段的疲累让许多学生上大学后进入“休整期”,失去了目标和学习动力,有的甚至开始厌学。大多数教师对此缺乏足够和及时的干预,课下与学生交流不够,部分学生以此为大学常态,无所事事、随波逐流。此外,家长和老师对大学的过度“美化”也让学生对大学怀有高期待,入校后心理落差大,导致挫败和茫然。
多年来,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普遍现状和教师评价标准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也是导致一些高校及教师在本科教育上“投入不足”、放任自流的重要原因。
“教师课时费普遍很低,有的学校老师认真上一门课,一学期下来也就几千块钱,但一个科研项目下来,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还能发文章、出书,容易评职称和报奖。”孙熙说。
科研与教学产出的巨大差距,再加上教学难以量化考核等因素,使教师多偏重科研,在教学上投入有限,授课吸引力不足,与学生交流时间也被挤压。北京一位高校辅导员直言,部分高校名师热衷于到校外讲课、辗转于各种论坛、各种活动,忽视了课堂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
“目前大多数高校存在本科生‘放养’的情况,这种松散管理对刚脱离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的自控力提出不小挑战。”北京某高校一位教授坦言,当前教师评价体系导致了“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一些教师事务繁忙,无法保证课后对本科生的有效指导。
“我们班主任经常不露面,总忙他的项目、讲座和科研任务,其他老师也是上完课就走了,我们与大学老师们的沟通交流很少。”该校一本科生吐槽的话,也印证了上述问题的存在。
对本科生考核评价单一、课程难度不大、毕业容易也成为学生在本科阶段“混日子”的重要原因。张雷介绍,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严进宽出”,大部分课程难度不大,即使有难度的课程,考试难度也会相应降低,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与学位证,即使挂科学生也可通过补考或重修通过考试。
中国传媒大学一位曾在美国访学的教授表示,相比我国,美国高校本科阶段学习任务相对更重,学生需阅读大量与专业相关的书籍,而非单纯依赖教材或教师的PPT,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更突出。
此外,部分课程教材老旧、部分教师授课水平有限,也使得课程吸引力不足,难以满足大学生需求。“现在不少专业课程缺少高质量教材,有的课程用的还是十多年前的老课本,不能体现学术动态和社会需要,也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师郭锐说。
“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教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但现实中,我们教师的水平还没那么高超,方法技术还不是很娴熟。
“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陈宝生指出,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我国本科教育仍存在一些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包括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导向不够聚焦。一些学校在本科教育上还存在领导、教师及学生的精力投入以及资源投入不到位的问题。
重振本科教育
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
据教育部统计,当前我国1200多所本科院校在校生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是8:1,毕业生中本科生占比87%。2017年,我国本科毕业生近400万人。体量庞大的本科教育的提质升级,已成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
为振兴本科教育,2018年以来,教育部采取系列措施,开展本科教学秩序整顿。8、9月间教育部又接连出台文件,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等内容。《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出台,更是为全面振兴我国本科教育规划了“路线图”。
在京、湘、鄂等地,一些高校正以实际措施加大“严进严出”,提高本科生毕业门槛,引起学生震动。例如,华中科技大学今年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其中11人已按专科毕业;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2017~2018学年学生中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40名学生给予留级的处分。
为提升本科质量,一些高校还着力打造“金课”,增加学生的“获得感”。中国人民大学提高课程精实度和学习挑战度,改革专业选修课和全校选修课设置,避免过去选修课临时设课、随意设课、因人设课、凑工作量设课的现象,从源头上杜绝“水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遴选10位大类核心课程群首席教授负责统筹课程建设,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加大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小班化,推动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程、混合式教学等改革。
受访一线教师及相关专家表示,国家政策导向及高校综合措施都将有助于保障本科生培养质量,引导学生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紧迫性。但在具体实施中仍需加强落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师生加强本科教育、“上好课、求新知”的内生动力。
在考核评价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在教学评估、评选奖励、项目审批等方面建立分类评价办法,将更多资源向教学倾斜,引导高校及社会“不唯论文、唯帽子论高校排名”;高校也需探索建立分类型、分学科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现状,把好本科教育“质量关”。
“要让教学好的老师跟科研好的老师一样受到尊敬,在精神和物质上都予以激励,才能引导更多老师投入教学,提升课程质量,给学生更密切指导。”孙熙说。同时,对本科生合理“增负”,应在实际中因校施策。根据具体情况稳妥推进,分析“增负”的针对性和可行性,避免“一刀切”。
此外,一些教师指出,要解决目前高校本科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深化教育改革,转变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偏应试的教育模式,做好中学和大学培养方式的衔接,引导全社会形成“终身成长”的科学教育理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