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宇航学院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结束

  

    为进一步推动宇航学院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创新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思想交流、学术融合、发展自我、改革创新的平台,2016年11月22日——12月9日,在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研究生院培养处的大力支持下,宇航学院举办了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本届论坛历时三周,进行了包括专家讲座、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分论坛、力学与推进技术分论坛、校企交流会、三校学术沙龙和学术成果展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

  学术论坛开幕式于11月22日下午两点在七号楼报告厅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蔡国飙,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研究生院副院长、培养处处长唐胜景,宇航学院院长胡更开,副院长荣吉利、崔平远、马少鹏,副书记、副院长方蕾出席了开幕式。胡更开宣布宇航学院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正式开幕并致辞,鼓励同学们在本届学术论坛上展现自我、交流创新。唐胜景指出,研究生院一直以来都大力支持各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与教育工作,希望同学们能以本届学术论坛为契机,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11月22日下午两点半,蔡国飙为在座师生带来了题为《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的讲座。蔡教授以生动风趣的语言介绍了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现状,大家受益匪浅。

  在全院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本届学术论坛共收到来自全院各系、各专业研究生投稿论文90余篇,其中博士生投稿38篇。经论坛专家组评议决定,共30位选手入围分论坛答辩。11月26日下午,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与推进技术分论坛分别在研究生楼504、508成功举办。每位与会答辩人进行了8分钟成果汇报,各专业评委老师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运用自己渊博的专业知识为选手提出中肯建议。最终,综合专业评委打分与本科生评委投票结果,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共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8篇,优秀论文获奖作者将在本届论坛闭幕式中给予表彰和奖励,部分优秀论文将择优推荐至《战术导弹技术》核心期刊。

  本届论坛在校内学术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宇航学院科研理论研究与相关领域新锐创新企业之间的交流融合。2016年11月29日晚七点,理论工程融合校企交流会在宇航大楼519会议室顺利举行。一飞智控公司创始人、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研究所副所长齐俊桐教授、宇航学院佘浩平副教授出席了此次活动。交流会中齐俊桐教授和刘真畅博士分别进行了题为《无人机智能控制与广义运输》和《面向低空复杂飞行环境垂直起降无人机研究》的报告,介绍了无人机设计的创新理念及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报告后,齐俊桐教授和佘浩平老师以及现场师生就无人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推动了宇航学院鼓励学生加强理论工程融合的步伐。

  此外,本届论坛秉承学术共融的思想,努力搭建宇航学院与其他高校、其他学科之间的多学科发展交互式平台。12月4日下午在宇航大楼519会议室举行了北理、清华、北航三校多学科交流学术沙龙。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宇航学院的张尧、徐广通博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王艳磊、李国洋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何艳超、叶汉玉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赵淳、邓亦敏博士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做了学术报告。在介绍各自专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后,他们就科研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三校学术交流的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学术论坛期间,宇航大楼一楼大厅相继展出了宇航学院各学科领域的学术成果。展览涵盖了宇航学院飞行器工程系,飞行器控制系,发射与推进工程系和力学系各方向的专业介绍、研究生高水平论文以及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部分优秀成果。

  12月9日下午2:30,宇航学院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7号楼报告厅举行。宇航学院副院长龙腾、武志文,副书记、副院长方蕾,发射与推进工程系王宁飞教授出席了闭幕式。宇航学院副院长龙腾对此次学术论坛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在论坛中的优秀表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科研生活中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不畏艰难,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随后,到场嘉宾向本届学术论坛评选出的优秀论文的作者颁发了奖品,并进行了合影留念。

  至此,历时三周的宇航学院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完满落幕。

  本届论坛以“学术研思、宇心飞扬”为宗旨,探究了国内外科学研究的前沿趋势与发展展望,深度融合了各学科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学院研究生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协同发展。本届论坛以多种形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开放、活跃、争鸣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碰撞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校企合作。此外,本届论坛在研究生同学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院本科生专业引领教育。本科生对本届论坛的积极参与表明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式培养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深。宇航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已成为宇航学院一年一届的品牌活动,旨在鼓励同学们融合各学科研究成果,相互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创新方面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推动学院研究生综合教育改革,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