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全英文教学,对标国际培养人才——北理工自动化学院全英文教学工作侧记
发布日期:2017-12-04 供稿:自动化学院、宣传部 韩姗杉 摄影:自动化学院
编辑:张男 审核:金军 阅读次数:“学生毕业后能够申请到剑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伯克利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名校继续深造,说明我们向国际对标,提升培养质量取得了实效。”说起学生们的成长,北理工自动化学院2014级自动化全英文专业班主任马宏宾教授如数家珍。在这个总共29名学生的班级里面,有93%的学生申请到了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继续深造的机会。而在对30位自动化全英文专业现有在校生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学生的满意率均在80%以上,这体现了几年来自动化全英文教学专业着力对标国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1年,在学校加强国际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立足国际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自动化学院启动了自动化全英文教学专业的建设工作,之后每年招收1个本科教学班,规模在30人左右,并接收国际学生就读。
“建设全英文专业之初,我们就希望依托自动化的学科优势,对标国际,满足国际实质等效认证要求,让这个全英文专业的建设形成对我们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的推动。因此,通过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改革、全英文课程建设等方面,做好全英文专业建设,对我们学院人才培养的整体能力提升,产生了深远影响。”谈起全英文专业建设,自动化学院院长夏元清教授这样说道。
为了对标国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自动化全英文教学专业在培养方案制订之初,参照华盛顿协议等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相关标准制定,体现拓宽基础、注重创新、发展个性、加强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思路,并以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整合学院的专业资源,在遵照国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建立了科学合理、与国际一流大学电气工程专业(Electrical Engineering)接轨对标的课程体系。
以工程创新设计课程为例,借鉴国外大学的教学理念,分别设置贯穿在5、6、7学期的三个系列工程创新设计课程(Ⅰ、II、Ⅲ),该课程以项目为牵引,采用了小组团队、导师指导、开放教学的组织形式,每个项目保持在3至5名学生,由导师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进行项目制作、调试,最后完成小组项目并答辩,而考核评价形式可以多元化,包括导师评价、阶段验收、设计报告、PPT答辩等。在该课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工程创新设计项目的方式,实现了对全面和个性发展的兼顾,创新意识、竞争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
按照重实践、重设计、重整合的教学改革思想,自动化全英文专业还对课程进行了重组和整合,注意衔接,减少数量,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实现内容整体优化,知识的整合运用和实验、实践训练注得到重视。这些调整在数字电子技术及CPU(Digital Logic and CPU),工程创新I II(Engineering Design I and II)、控制系统综合设计(Control Theory Design)、电力系统分析(Power System Analysis)等课程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全英文专业在建设中,还针对国际学生群体,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课程体系按大专业设计,基础课程宽口径,专业课程模块化,并设置多个培养方向,满足多方面的培养需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双语教学。同时,在师资力量方面,还积极配备具有海外经历的优秀归国人才。经过一系列举措,专业的培养成效得到了国际学生的认可,至2017年,国际学生数量达到了42人。
自动化全英文教学专业建设取得成效,不仅得益于科学的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学院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自动化学院专门成立了包括分管教学院长、责任教授、学术负责人、实践教学负责人、和教学管理人员等在内的工作小组;特别制定了《自动化学院全英文教学实施办法》,明确了全英文教学的界定、实施范围、教师的聘任与解聘、教学要求与考核和受聘教师待遇;明确了授课教师的准入标准,以及开课前试讲及考评制度。同时,对于采用全英文授课的教师,单独制定工作量和考核奖励政策,并优先选派出国培训和研修。
自动化全英文教学专业的建设,经过六年时间的建设,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稳步前行,在努力培养一流人才的同时,也将积极助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