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

于兆波:一个立体而真实的法学人

 


“毫无疑问
我所学的法学
是全天下
最厉害的”


    这是套用曾经风靡网络的赵丽华之诗《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的格式所做的短诗,是一位北理法学人在回答学生如何学好法学的提问时,从学生的视角所做的回答,目的在于坚定学生学习法学的信心和意念,但若说这首诗是他自己内心信仰的真实写照,我想也不为过。全诗只有短短四句,十八个字,十分平实的语言,朴素自然,却抒发了一种浓烈深刻的情怀,一种豪迈骄傲的思味,令人读完醒思良久,倍感振奋。本诗开首“毫无疑问”,以冷静而不容置疑的口吻,让人相信他的这句话是最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呐喊。而喊出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今日的北理法学人——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所所长于兆波老师。


“孜孜于学术真理的追求”



    2006年12月,于兆波的个人独著《立法决策论》荣获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法学类)。周旺生教授曾说“我为学界在立法决策这样的重大主题上,终于有了第一部专门的且系统深入富有创见的学术著作而感到欣慰。”

    诚然,在于兆波的《立法决策论》付梓成书之前,立法决策研究在中国不曾勃兴。周旺生教授曾分析过原因:立法是对权力资源和权利资源进行配置的活动,其本身就意味着决策,甚至本身就是决策,这一点可能使不少人容易把立法和立法决策混同起来。此外,带有决策意味的立法在过去专制集权的中国是政权握有者之外的人通常所不能与问的,这样的传统使人们往往不去关注立法决策问题。再有,在现代国家,不同的立法主体应当在法定的范围内从事立法活动,而不能也用不着超出这一范围,这也使立法者和其他立法参与者容易忽略专门的立法决策的重要性。但是《立法决策论》改变了中国的立法决策研究不甚勃兴的局面,对此,周旺生教授难掩心中的喜悦,“这不独是立法研究的可喜成就,亦为整个制度研究的很有分量的果实。”

    哈耶克曾说过:“立法这种发明赋予了人类以一种威力无比的工具——它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善所需要的工具,但是人类却还没有学会控制它,并确使它不产生大恶。”这可以说是于兆波潜心研究慎重对待立法决策这一重大课题的发端。在于兆波看来,立法过程中,在“善待程序”的同时,应“慎待立法决策”。“在立法过程中,立法决策涉及的是内在的、实质性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权威性地确定社会价值,解决公共问题,分配权利、义务等,这些都与社会的稳定、发展、福利密不可分,与公民的生命、自由、财产息息相关。慎待之,可将其优胜之处加以拓展放大,恶处之,则后患无穷。”作为一名立法学研究者,于兆波正是抱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全身心投入到该课题的研究中。

    虽曾遭遇研究瓶颈,但也饱尝写作的畅快淋漓,最终迎来了《立法决策论》的顺利问世。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的书能使那些发号施令的人增加他们应该发布什么命令的知识,并使那些服从命令的人从服从上找到新的乐趣的话,那我便是所有人们当中最快乐的人了。” 于兆波以此发人深省的话为勉,表达了自己对于此书的期望,“如果本书能促使立法决策者增强理性认识,立法相对人能更加自愿地守法,从而使法本身具有合法性,那么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也会像孟德斯鸠一样成为一个‘最快乐的人’了。”

    在学术成果问世之际,于兆波念念不忘师恩如海,他由衷地感谢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旺生教授对自己写作的循循善诱和严格要求。“导师自始至终关心着论文的孕育、成长、壮大,高屋建瓴地指导着论文提纲的完善、初稿的形成、进一步的修改、最终的成稿。导师的敏锐深深地影响了我,导师诲人不倦的风格更是督促着我,使我只能回报以加倍的努力。”对于在中国法学会工作时的同事、领导,更是他通往学术研究的带路人、学术导师郭道晖教授,于兆波也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于郭道晖教授对其殷切期望之意——“孜孜于学术真理的追求”,他表示:“我定将铭记于心,体现在日后行动之中。”

    正如他承诺的那样,于兆波始终将“孜孜于学术真理的追求”作为自己学术道路上的源动力。2015年,“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成功立项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在谈到该课题的选题依据时,于兆波说:“第三方立法评估理论研究在我国始于世纪之交。从最初的廖廖数篇学术论文而逐渐增多,到2015年1月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论文已达2000篇。研究者主要集中在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内容众多,角度各异。实践中,我国各级立法机关也已开展立法评估活动,但往往是自己评估或委托评估,评估报告难以公开并难以查找到。我国真正的第三方立法评估才开始。”

    于兆波认为该课题的独到学术价值,在于第三方立法评估的“理论基础”。在他看来,“第三方立法评估是程序、手段而非结局、目的。目的包括社会目的和法治目的,社会目的在于使立法决策受制于中立的第三方立法评估,更客观而中立地解决纠纷问题,构建良好社会秩序;法治目的在于使立法受体的权益不因立法而受损,追求总体权益增加,保护诚实守法之主体。”同时,于兆波解释说:“研究立法‘后’评估,特别是第三方立法‘后’评估是将其看作立法‘前’准备工作、立法 ‘中’审议工作的自然延续而非中断,当作逻辑延伸而非停止,共同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追求帕累托最优,力求立法的有用性,可解决问题,走向良法之治。这正是该课题的应用价值。”

   “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功立项,相信于兆波作为功底扎实、锐意进取的学科带头人,经过潜心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推出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做出他积极的贡献。


“自己好好学就学好法学了”



 


    法律是一门有些枯燥的学科,但在于兆波老师看来,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互动,在探讨和辩论中讲授知识却是十分有趣的。在本科生课堂上,于老师注重启发和引导,在研究生课堂上则注重探讨和交流,因材施教,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表达,力求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从来听不到他对学生观点的否定评价,取而代之的是“非常好”“就是要这样思考”诸如此类肯定和激励的话语。上于老师的课,学生们都不怕回答问题是错误的,因为在于老师那里所有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够认真思考,只要能够自圆其说。

    于兆波老师有着学者严谨而低调的气质,他作为法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对于学生总是严格要求的。在他的学生中间流传着“每周一会”的说法,虽然略显夸张,但是反映出了于老师对于学生严格要求的一面,相较于许多高校中一年到头和学生见不了几面的导师而言,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他的学生眼中,于老师是守时的,每次开会他总是提前5-10分钟到会议室,从来不因为他是导师而让学生们等他;于老师是负责的,每次开会他总是自备会议手记,详细记录会议的议题和每位同学的发言;于老师是严肃的,每次开会都认真对待,对于无故缺席会议的学生他总会提出严肃的批评;于老师也是平易近人的,每次会议结束,都不忘嘱咐学生要锻炼身体,注意身心健康,学会自我疏导,不要在学业上有过多的心理压力。于兆波老师的谆谆教导和细心关怀使学生们深切感受到师德的魅力。2006年8月,于老师荣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9月,又被评为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2015年度师德先进个人,这些荣誉称号他当之无愧。

    作为大学教师,总会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问题,于兆波老师在讲授《法理学》时,一年级法学学生也经常会问:“如何学好法学,包括法理学”。于老师坦言:“这看上去很好回答,但要认真回答起来还真难。”尽管很难回答,于老师还是给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认真学好教科书; 要听好课,做好课堂笔记; 功夫在课外。在于老师看来,老师在课堂上所“启”的内容,需要学生在此基础上有所“发”,这一“启”一“发”能被坚持下来,学生自然就学好法学了。“最最重要的,也是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多读书,读经典法学著作最好。读经典著作,看上去很慢,不出成效,但如放眼人之一生,则是收效最多、成材最快的方法。”最后,于老师总结道:“自己好好学就学好法学了。”他解释说:“虽然这看上去跟没说一样,但一个人成材的关键主要在于个人的自觉与自强。这也是我学习的‘真经’。”


“做一个踏实、真实的社会人”
 

    于老师的学生们都知道,于老师有几句口头禅“好好学英语”“好好锻炼身体”“不要有太大压力”。这些看似无甚亮点的叨念,细细想来却是最实用、最踏实的箴言。于老师也总是身体力行,实践着自己的话,在他的学生眼中,他不仅仅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也是一个丰富、立体、真实的社会人。

    在有课的日子里,于兆波老师总是早早整理好衣装,拎着公文包,从北理工家属区迈着坚实的步子走进校园,亲自到管理处取来多媒体设备的钥匙,步入教室,做好一切上课准备。在学生们还没到齐之前,于老师习惯于端坐在椅子上,旁若无人的打开单词书默默记诵英语单词,如果有学生和他讨论问题,他就会很认真地和同学做学术探讨,之后,依旧安静地默记单词……

    难得的空闲时间或者学校组织师生篮球赛的时候,于兆波老师总是精力充沛地上场“作战”,抢断、跳射投球,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在尽情挥洒汗水的同时,也一扫学术研究时的疲惫。在学校的任何地方碰到于老师时,他总是精神奕奕,挺拔的身姿透露出刚毅的气质,矫健的步伐彰显着无尽的活力。“好好锻炼身体”,看到他本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将这点作为良言告诫自己的学生了。

    学生有什么困难,于老师总是报以理解和帮助。他曾对学生说:“只要是学校工作需要或者为了自食其力照顾生计而耽误我的会面或者会议的,我都不做苛责。”他在严格要求学生学术上进益的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的忙碌和为未来就业所做的奔波努力。在学生压力过大的时候,他总不忘淡然地宽解道:“不要有太大压力,张弛有度,顺其自然。”

    于兆波老师在生活中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和所有人一样对生活有困惑、有思考,有热情、有希冀。在做这次采访时,于老师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不要过分夸大他的学术成绩,实事求是就好,一些素材涉及到学生隐私时,他也会果断否定,提醒我千万不要为了塑造他的形象而透漏学生隐私。他常说,踏踏实实做学术,老老实实做人,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不需要华丽粉饰,自然、真实就好。
 
 

发表时间:2017-07-15 供稿: 法学院 胡娇娇 (审核:$curArticle.auditInfo)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