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续写强国梦想——写在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建校80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 2020-09-19 供稿:光明日报
编辑:吴楠 审核:刘晓俏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传承红色基因 续写强国梦想——写在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建校80周年之际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09/19/nw.D110000gmrb_20200919_1-08.htm
金秋九月,天朗气清。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中心花园的苍松翠柏之间,矗立着一尊铜像,他默默地颔首凝视着校园,见证着岁月轮转、学子更迭。这座雕像刻画的是这所大学的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徐特立。他提出的“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已被一代代北理工人铭记在心,成为他们扎实求学、成才报国的“制胜密码”。
2020年,是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建校80周年。从1940年执“抗战建国”理想而生,到新时代培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领军领导人才;从建校之初的露天课堂、吃住窑洞,到今天现代化的美丽校园、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这所从延安走来,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80年来一路风雨一路歌,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未曾改变兴教报国、科技强国的责任担当。
1.又红又专,人才培养显底蕴
“欢迎你,我把这份北理工第1940号本科录取通知书颁发给你!”2019年7月21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应届高考生左铭朔,接到了以学校创建年份作为编号的录取通知书。这位当年北京生源考入北理工的最高分新生,从长辈那里了解到北理工的红色传统后,为之深深吸引,毫不犹豫把第一志愿投向了这所心目中的“光荣学校”。
无独有偶。时光回到1951年全国高校统一招生时,华北大学工学院(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前身)的录取成绩位列全国高校首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中国枪王”、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就是在这一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该校的。
“当时报考这所学校,想的是搞建设就要有知识,我们正好从学校学完了,就可以参加新中国建设,一个很美好的前景,一件很光荣的事。”毛二可回忆到。
“五个志愿我全部报了华北大学工学院,华北大学工学院来自革命圣地延安,为抗战建国建立的学校,责任大、事业光荣!”88岁的朵英贤至今对自己的选择记忆犹新。
这份与家国情怀相伴的“光荣理想”正是代代北理工人前进的灯塔、奋斗的阶梯。每个人青春选择的起点,就打上了“红”的烙印、注定了“专”的品格。
面对一批又一批主动选择北理工、摩拳擦掌要干出一番天地的年轻人,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能带领他们实现自己最初的理想,对学校而言至关重要。
“北理工毕业生的从业领域大都承载着我国重点行业的重大科研任务。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太重要了,北理工也因此培养了一批批品质过硬、业务过强的国家重点领域人才。”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原总设计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副总工程师徐克俊将军这样回忆学校的学习生活。
发扬老区办学传统,学校用血脉里流淌的红色基因精心培养浇灌着未来的参天大树,并把“德育”放在突出重要位置。
“在延安预科班,我们结合中心工作和政治形势,组织学习有关文件、听大报告、小组讨论、阅读《解放日报》,开全院性的辩论会。师生同学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回忆起当年的求学岁月,自然科学院老校友常青山这样说。
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突出“德育为首”,锤炼学生的政治素质、意志品质,是北理工传承至今的一大育人特色。
2019年暑期,北理工定点帮扶的山西省方山县格外热闹,70名北理工学生骨干在这里参加了一周的学习实践活动。这一年,学校把有40年历史的“北戴河干训”迁移到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与专职辅导员共同担任每组的带队老师,参与课堂教学、社会观察、交流研讨、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
“学生到基层、到扶贫攻坚一线,能更直观地感悟‘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打开了视野。”带队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入职教师王校楠说。
在多年办学过程中,北理工不断丰富发展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时代内涵,从“革命通人、业务专家”“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到“以智养德、以德养才、德育为首、全面发展”;从“学术为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到“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学校始终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我把我的北理工百天生活,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深入探索专业的过程;第三个阶段是明确成长成才方向的过程……”这一发自内心的分享,来自于北理工首批“书院制培养”的学生。
2018年,北理工实施本科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改革,建立书院制育人模式,推动思想教育、知识培育、通识博雅、个性化培养、教师与学生为伴。
除了书院制,学校还全面实施“寰宇+”计划,丰富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进一步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团队出发前,我信心满满写好了20多页的试验大纲,结果到外场开始做试验之后,我才发现问题多到来不及翻开那沓大纲。一次次的尝试和实践后,我们终于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深刻含义,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出一个个经受得住实战考验的结果。”北理工“飞鹰队”中唯一的女将、负责导航与控制的陶宏这样谈此次参赛给自己带来的收获。2020年2月25日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机器人挑战赛上,北理工“飞鹰队”击败23支国际顶级院校和研究机构参赛队伍,以唯一满分的成绩成功卫冕,又一次证明了学校“学育结合、科教融合,以赛促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强劲动力。
80年前,学校立足边区实际坚持“教育、经济、科技”三位一体培养学生。今天,学校将所有的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向学生开放,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凝练科学问题,开展技术研究,在大科研平台上孕育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启发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将学科优势、科研优势有效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多年来,北理工学生在国内外重要科技创新赛事上屡屡夺魁、夺杯、夺金,而项目的切入点和服务面向无一例外都是着眼于国家需求、人民和社会需要。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时代都需要回答的问题。80载红色育人路、30余万毕业生的实际表达,正是北理工的答卷。学校毕业生中走出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等50余位院士,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将军,更有一批批学子扎根“三线”、投身国防,用青春甚至生命为国为民贡献力量。近年来,北理工毕业生到国家重要领域、重点单位和基层一线就业比例超过60%,大批有志青年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2.科研创新,“大国重器”展担当
马兰草造纸,发现南泥湾,沙滩筑盐田,设计建造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和中央办公大楼,研制成功用于手榴弹的灰生铁,建成了一批玻璃厂、枪械修理厂、化工厂、陶瓷厂……北理工校史馆展示的一幅幅老照片、一页页文件诉说着自然科学院的岁月。曾经,自然科学院师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服务抗战和边区建设急需。80年时光走过,紧紧围绕着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始终是北理工的坚守与追求。
特种车辆传动技术及装置是国家间角力的“杀手锏”,对车辆来说,传动系统就像人体的肌肉和神经,关乎其能否正常行驶。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和国内技术的一片空白,北理工作为核心攻关单位,在全国率先启动第三代特种车辆传动关键技术专项研究,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项昌乐团队毅然挑起了重担。
30年前的实验条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没有专门的大功率试验场所,所有实验都只能在校园里完成。“试验设备耗电量非常大,我们一做实验,学校所在的魏公村地区就跳匣停电。”与项昌乐一起从艰辛岁月走过来的马彪教授回忆说,“为了避免与周边居民‘抢电’,我们只好在夜里12点之后做实验,一直干到天亮,常常盖着窗帘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就算休息了”。
“我们的团队有一条铁律,那就是——‘后墙不倒’。”项昌乐说,“‘后墙不倒’的意思是,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完成研制任务的时间节点不能突破,必须严格按照计划目标完成科研任务”。
使命重于泰山、事业高于一切。“白+黑”“五+二”,三十年寒来暑往、昼夜坚守,他们在一线,他们的家人在支持他们的另一线,其中的辛酸苦辣没有经历过的人品尝不到真正的滋味。在科学攻关事业上,坚守和牺牲不一定有收获,但要突破,除了坚守和牺牲,别无选择。
“科学报国,就是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散发光芒,不畏任重,不惧时艰。”团队成员刘辉教授说,“项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要有锻造‘杀手锏’的使命和担当”。30年做一件事,项昌乐团队实现了我国特种车辆传动技术的两次技术跨越,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近200项,主要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捕捉世界科技前沿动态、面向党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从现实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深耕不辍,这是北理工科技工作者对延安创校、红色基因光荣传续的另一种诠释。
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首次自动交会对接,在太空上演了“深情一吻”。使得这一“吻”精准成功的“功臣”,是空间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由北理工信息与电子学院吴嗣亮教授、崔嵬教授带领团队研制的“天舟一号”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与“天宫二号”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他们为“天舟”“天宫”提供了精确信息。
来到吴嗣亮的办公室,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几乎是他办公室的所有陈设。简约的工作环境下,是这位潜心科研的工作者对雷达事业经年累月的坚守。“为航天事业献计献策,把雷达技术做到至善至美,是我们一代代雷达人共同的使命。”吴嗣亮说。
从“天神”相会、嫦娥奔月、北斗连珠、太空摆渡到新型指挥通信工具、打破技术封锁的试验装置,吴嗣亮带领团队一直在接续书写着雷达“眼睛”助力中国航天的故事。2013年,他们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抬起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北理工的科技团队紧跟世界科技革命新趋势,不断向未知领域挺进、向科技高峰进军。俯下身,一大批科学家着眼人类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北理工人把保家卫国的雷达“眼睛”变成了服务民生的“科技神器”。
“嘀,嘀,嘀……”随着倒计时钟声的响起,晚18时,“Ku波段高分辨全极化昆虫探测雷达”准时现身在CCTV-17农业农村频道。该空中昆虫生物迁飞监测雷达由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雷达技术研究所研制。“要能够在几公里外‘看清’一只小小的虫子,需要一系列创新方法来解决问题。”北理工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龙腾谈道,“我们研制了相关的芯片,并创新了信息处理的算法、体系架构。”目前,两台昆虫检测雷达已经部署在云南地区国境沿线,可有效预防虫害的发生,把好空中国门。
“北理工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主动面向国家经济社会一线,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链式协同机制,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潜能。”北理工校长张军说。
3.迈向一流,学科龙头再起航
“我们付出青春,努力追梦;我们兑现承诺,从不退缩;我们护航和平,赢得尊重!”这是来自北理工兵器人的自白。
2020年的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社会生活的节奏。然而,在疫情发生后不到十天,以北理工兵器学科教师为核心技术力量的长沙智能装备研究院就拿出了他们的抗疫成果——超能防疫机器人,解决了人数相对较多、难以负担昂贵的大范围热成像测量系统等问题,在北京、长沙、杭州、合肥等地的政府、医院、学校、商场等场所广泛应用。
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到如今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北理工兵器学科在矢志一流的求索中留下了一个个精彩印记,而这也是北理工传统优势学科发展进步的缩影。
“奋斗,朝着世界一流学科前进”。近年来,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北理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结合传统优势和长期发展需要,实施“强地、扬信、拓天”的发展战略,建立“优势工科引领带动、特色理科融合推动、精品文科辅助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学科建设整体布局,为传统优势领域注入新动能。
学科建设离不开平台支撑。打造高水平学科专业平台,才能增强一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一次资源调整,不仅打造了一流的科研平台,形成了一流的科研团队,还培育出一流的科研成果,为未来一流学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谓是‘一箭三雕’之举!” 北理工微纳量子光子实验中心的建成,让老师们非常振奋。
近年来,伴随学校中关村和良乡两个校区的资源调整,北理工决定将调整出的空间资源优先为新兴学科研究提供实验平台保障,为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建设微纳量子光子实验中心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布局。
“我们这个学科,实验研究必须要将空间、设备、人员等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协同创新,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中心主要负责人、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王业亮谈道。微纳量子光子学研究不仅所需设备精密、环境要求严苛,而且从材料制备到表征分析,再到器件加工测试,要求平台必须具备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聚焦关键,“化零为整”的建设思路成为共识。
“我们把自己的资源集中起来使用,很好地避免了设备重复采购、性能不高、使用率低,分布分散、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资源保障更有力了,老师们干劲更足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王业亮牵头,陈棋、钟海政、黄玲玲、边丽蘅四位微纳量子光子研究领域的青年人才共同参加,老师们一起论证规划、参与设计建设、抓紧设备采购,除了依托学校的投入保障,老师们还积极自筹经费,一心要利用好这次难得的机会,推动平台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心建成具备“新材料-新器件-新系统”全链条制备研究系统的高水平交叉实验平台,成为继分析测试中心、先进材料实验中心之后学校又一高水平大型实验平台。
“中心的建成,体现了学校在管理机制方面的创新改革,给我们青年教师事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有力支持。中心保障了包括10项以上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任务的执行,极大拓展了校内外、国内外的科研合作。”谈及未来,王业亮充满希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流学科的建设,除了要有一流的平台支撑,更离不开人才的耕耘和建设。因此,学校大力推行“以业聚才、以人聚人”,依托大平台汇聚大团队。
2017年年初,北理工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良乡实验楼正式启用。早在2015年,学校力邀材料力学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岱宁到校工作,领衔建设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新兴交叉融合大平台。在此后的5年中,平台会聚了以学术领军人才为核心、青年拔尖人才为骨干的学术梯队40余人,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立足国内,还要放眼世界。近年来,北理工紧紧抓住前沿科技方向,通过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提升创新发展“加速度”。
“延长人类寿命,让人永葆青春,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之一。”这是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理工教授福田敏男的科学梦。北理工在引进生物微纳机器人操作领域的开拓者与引领者福田敏男后,陆续吸引了10名国际知名学者到校工作,联合了包括5名诺奖获得者在内的知名专家100余人合作研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理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汇聚新队伍,拓展新领域,形成了大师领衔、人才汇聚的局面。为了更好地为人才队伍创造干事创业平台,学校设立了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高精尖中心等交叉研究基地,创新建立“人才特区”,完善人才工作“绿色通道”,打造“新兴学科孵化器”和“高端人才蓄水池”,形成了引才、聚才、为才、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充分发挥学科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以学科为龙头谋划全局工作,以学科为牵引打造平台、汇聚队伍,围绕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为学校“双一流”发展提供保障。近年来,北理工学科融合发展格局不断深化。以兵器、材料、控制、车辆、机械、信息等为代表的优势工科围绕突破国家重大工程核心问题、解决重点实践问题发力,在安全防护、无人系统、特种车辆、智能制造等方向取得重要进展;以重大需求、重大问题和重大项目为牵引,理科围绕基础科学问题,加强与工科的深度融合,在物理、材料、化学等方向形成特色,部分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文科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智库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能力;学校还重点推进“医工交叉融合”,服务国家健康医疗重大需求。“工理管文医”交叉融合,学科生态有了质的改观。
80载红色育人路,80载科技报国情。从延安走来的这所由党亲手缔造的大学,发展壮大的关键锁钥是什么?
“是我们代代传续生成的‘北理工精神’,政治坚定、矢志强国的爱国精神,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淡泊名利、坚韧无我的牺牲精神,不辱使命、为国铸剑的担当精神!”北理工党委书记赵长禄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