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人民日报·理论版》 胡海岩:从三个角度看一流大学(大家手笔)
发布日期:2016-08-29 供稿:人民日报 编辑:王征 审核:包丽颖 阅读次数: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29日 07 版)
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我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引起公众热议。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什么样的大学和学科属于世界一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三个视角审视一流大学。
是否符合大学本源。有人曾解读大学(university)一词派生于宇宙(universe),强调大学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差异在于其综合性。事实上,大学一词来自拉丁语universitas,其原始含义是师生共同体,指师生一起探索真理、传播知识的学术机构。因此,一流大学应是一流师生的学术共同体,以培养学术造诣高深、道德高尚的人才为宗旨。如果没有对探索真理和传播知识的追求,大学就会脱离其本源,更无法成为一流。作为师生共同体,大学的第一功能是人才培养,其他功能则由人才培养延展而来,必须与人才培养互利,并服务于人才培养。历史上,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开创了研究型大学的先河,积极倡导教学与研究并重。但他并非将二者并列,而是强调从事深入研究工作的教师对发现知识和应用知识有更深刻的体会,有利于启迪和培养学生。
是否遵循教育规律。我们相信,举国关注并鼎力投入,一定能够使中国大学的综合实力实现跃升。然而,我们也不免担忧,如果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看作一场大学排名的比拼,是否会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表明,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属性,其发展受经济基础制约。因此,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更为艰辛。但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看,高等教育可以适度超前发展,进而引领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发展规律还揭示,大学是一个长周期、慢变量支配的复杂动态系统。这就要求我们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坚持小火慢炖、细水长流;也必须认识到搞急功近利、疾风骤雨般的“建设工程”,肤浅地追求个别办学指标的大幅跃升,会破坏大学的学术生态,欲速则不达。
是否让人民满意。不少人试图用世界大学排行榜或文献计量工具来界定世界一流大学,并以此衡量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这无疑是片面的。例如,在各种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莫斯科国立大学基本位居百名开外。但无论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看,还是从历史底蕴和世界影响看,莫斯科国立大学都是俄罗斯人民的骄傲,在世界大学中的一流地位毋庸置疑。事实上,许多非英语国家的顶级大学地位被低估,而媒体对美、英等国教育体系的过分渲染则导致公众对世界一流大学存在误解和盲从。近年来,一些中国大学的论文数量持续飙升、专利授权数量大幅增长,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进步很快。这固然可喜,但这些数字并非世界一流大学的绝对标准,因为它们无法全面展示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质量,无法度量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更无法衡量大学是否明德至善、惠及人民,让人民满意。综观世界名校,它们均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业革命、文化繁荣中担当重要角色、具有引领作用。中国大学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需要步入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新阶段。但如果片面追求大学的综合性和研究型,盲目拓展学科专业而忽视学术质量,盲目承揽研究项目而把学生视作劳力,则无疑会弱化大学的第一功能,甚至逐渐丧失大学的生存根基。中国大学要走向世界一流,既要与世界名校同台竞争,又要避免片面追求“国际化”,要对各种大学排名、量化指标有客观理性的认识。只有让人民满意,才能称得上世界一流。
事实上,比起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欠缺的不仅是物质条件,而且是大学精神;对于瞄准前沿、跨越发展,我们更需要的是逐本溯源、按规律办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本源、教育规律、人民满意既是现在丈量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距离的三把标尺,也是未来我们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所应遵循的三把戒尺。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