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方程式赛车书写中国高校参加世界顶级赛事新篇章
发布日期:2015-08-09 供稿:张雨甜 摄影:机械学院方程式赛车工作室
编辑:机车学院 詹依宁 阅读次数: 2015年7月27日—8月3日,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德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在霍根海姆赛道成功举办,来自26个国家的3600余名参赛学生共计110支队伍(39支纯电动赛车、71支汽油机赛车)在此展开切磋交流。作为2014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纯电动赛车冠军获得者,北理工方程式赛车工作室派出学生设计制造的纯电动赛车“银鲨IV”参加比赛,成为中国高校第一支登上大学生方程式世界顶级赛事的纯电动赛车,成为通过车检的22支纯电动赛车之一、完成赛事最终项目耐久赛的12支纯电动赛车之一。
2011年,北理工方程式赛车(汽油机赛车)曾在日本赛事中获得单项冠军和最佳新秀奖;2012年,北理工方程式赛车(汽油机赛车)参加更高水平的德国赛事排位34名,创造了当时中国高校在欧洲各赛场的最好成绩。今年再次奔赴德国赛场,参赛队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纯电动赛车不仅要通过汽油机赛车的三大类机械检查,而且要通过极为苛刻的电池箱检测和电气检查,对于第一个走向世界顶级赛事的中国车队,北理工的师生们毫无国内高校的经验可借鉴。
由于运输相关要求,赛车电池箱在运输途中需要完全拆解成电池单体。全体队员抵达德国后,顾不上休息一路奔波进驻赛场,马上从零开始重新组装电池箱。经过一整夜的组装,第二天电池箱检查很快通过了电检表上的所有项目,但高规格比赛的严峻性就在于,裁判的考核不局限于规定的具体条目,队员们被要求打开电池箱,从机械设计、线路连接、布线方式等各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测和解释。本以为通过在望,未曾想到裁判提出一系列可能存在的隐患,要求队员必须返工,又经过了一夜完善,终于于第三天通过了电池箱的所有检查。在电气检查和机械检查中,比赛标准严格依旧,和中国赛不同,德国赛的所有检测均是模拟最极限工况,因此队员们在整个车检过程中,面临的是“检查——返工——检查”,于8月1日上午通过了所有车检,成为第18支通过全部检查的纯电动赛车,意味着这辆赛车最终达到了德国设计标准。
在进行车检的同时,相关队员参加了赛事中的静态项目——赛车设计答辩、商业营销方案答辩、成本与制造分析。其中,成本与制造分析获得了第16名的好成绩,队员们在比赛的过程中,与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等国际一流理工学校的学生们充分交流,收获了更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前沿的技术理念。
8月1日下午,“银鲨IV”迎来了驰骋赛道的机会。在高速避障动态测试中获得 81.64秒的圈速,按照“圈速倒序发车”的原则,在8月2日的耐久赛中,于中午12:30发车登场。耐久赛是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的最后一项测试内容,也是最容易出现失败的环节。德国赛的赛道设计非常紧凑,低速弯和高速直线的衔接非常突然,车辆总是在急加速和急减速的状态下行驶,对于车手的熟练度、车辆的动力性和稳定性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因此也非常具有观赏性。由于屏蔽电磁干扰不够完善,比赛的过程中赛车几次险些失去动力,但终归有惊无险,由2名车手跑完了18圈共计22公里的比赛。“银鲨IV”在格子旗的挥舞下冲过终点,与其他11辆纯电动赛车和27辆汽油机赛车一起,共同享受完赛的喜悦。
作为中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顶级大学生方程式赛事的纯电动赛车队伍,北理工参赛队圆满通过所有车检项目并顺利完成耐久赛,是值得骄傲的一笔。同时,队员们在参赛过程中也十分深切地感受到了“制造大国”与“制造强国”之间的差距,相信这些差距一定能成为中国学子进一步努力奋斗的动力。接下来,北理工方程式赛车工作室还将在学院的指导下,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突出学科前沿与交叉,牢牢把握“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