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一师一生”,搭建科研创新新平台
——北理工徐特立学院成功举办第一届“汇贤·科研”奖学金答辩会
发布日期:2018-05-28 供稿:徐特立学院 王思劢、谢欢欣 摄影:徐特立学院 李亦轩
编辑:谢欢欣 审核:程杞元 阅读次数: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赛’‘全国兵棋推演赛’等高水平科技竞赛,共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奖励6项。同时,通过参与实验室项目,我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撰写并发表一篇SCI刊源录用文章。能在本科阶段就迈入科研的大门,我要感谢学院极具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基础课程,更要感谢学院实行“导师制”培养,给我提供了提前进入实验室的平台,让我能够更早的锤炼自己,提升科研能力。”徐特立学院2015级自动化方向本科生龚衡恒在答辩时说到。
5月27日下午,徐特立学院第一届“汇贤·科研”奖学金答辩会在良乡校区音乐厅成功举办。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信息与电子学院院长安建平、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博、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周天丰、材料学院教授张加涛、计算机学院教授贾云得、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孙华飞、宇航学院青年教师张德彪、徐特立学院副院长程杞元出席本次答辩并担任评委,徐特立学院全体教职工以及2016级、2017级全体学生参加答辩会。
为进一步深化“导师制”成果,引导学生在本科阶段开展专业领域的科学探索,实现个性发展,徐特立学院于2018年设立“汇贤·科研”专项奖学金,旨在鼓励在重大项目、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科技创新、学术竞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通过学生报名、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的方式,每年评选“科研之星”5名,面向低年级学生设置“科研潜力奖”。
“汇贤·科研”奖学金是徐特立学院落实“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书院制”内涵建设的关键举措,也是学院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化基础、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卓越的研究精神的科技领军领导人才的重要保障。
本次奖学金评审,经过前期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最终十二名同学脱颖而出,进入到最终答辩环节。他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风采,并接受评委提问。他们就自己的科研经历、竞赛成果等进行了自我展示,各具特色,现场气热烈,台下掌声不断。
评委们根据候选人的科研成果及答辩表现,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最终评选出龚衡恒、李子睿、李天龙、张将和李展宇五位同学获得“科研之星”奖,宋利等七位同学获得“科研潜力奖”。
答辩结束后,王军政进行点评。他肯定了同学们在科研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果,同时告诫大家一定要打好基础、扩展知识面,在此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兴趣,并坚持不懈地努力。王军政强调拥有不同学科背景,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徐特立学院的特色,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低年级打好数理基础,在高年级加强学科融合,在多学科交叉中发现更多的创新点与科研成果。
2017级薛明轩在答辩会后谈道:“听了学长们的答辩和评委老师们的点评和建议,我感觉自己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现阶段我要努力学习打好基础,为将来进入实验室学习做好准备。”另外,本次答辩会还设置了学术展板交流环节,并将学术论文成果整理成册,形成徐特立学院第一期“汇贤”论文集。进入最终答辩环节的选手累积撰写、发表学术论文21篇,获得科技发明专利5项,国家级科技创新、学术竞赛类奖项41项。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徐特立学院始终把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全面落实“一师一生”的导师制个性化培养,着力搭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优良平台,架起学生与优秀导师沟通的桥梁,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持续贡献力量。